经济光明论丨邹晓梅:固定资产投资开局平稳 稳投资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2025-08-10 02:29:44 枇杷苗

  为贯彻落实习关于经济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深入宣传我们国家的经济恢复向好、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扎实推进的亮点成就,光明网推出《经济光明论·专家谈》系列专家解读稿件。

  本期邀请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邹晓梅,围绕一季度经济数据,阐释《固定资产投资开局平稳稳投资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工作、更大力度支持“两重”建设、财政政策前置发力等举措带动下,一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较去年全年加快1个百分点,较1-2月份提高0.1个百分点,实现平稳开局。其中,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首次实现由负转正。

  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高位提速。在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带领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提高继续提速,一季度同比增长19%,分别高于去年同期和全年1.4和3.3个百分点,高于全部投资增速14.8个百分点。设备工器具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直接关联,是先进的技术推广应用的重要载体,技术进步的传输器。设备工器具投资迅速增加有利于增加制造业产品需求,同时还是道路、桥梁、港口、厂房等建筑工程投资发挥效益的重要体现。与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设备投资在整体投资中的占比相比来说较低,特别是在农业和服务业等领域,扩大全社会设备投资,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劳动生产率提升。

  制造业投资提高保持韧性。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1%,较1-2月回升0.1个百分点。在30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投资增速超过10%的达到21个,其中既包括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等高技术制造业,也包括纺织服装、食品制造等传统制造业。当前我国制造业投资呈现加速转型趋势。一是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技术进步带动高技术领域投资迅速增加。如,C919步入快速交付期,带动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加大固定资产投入。人工智能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加速重构人机协作范式与产业价值链条,带动传感器、精密零部件等供应商协同发展。DeepSeek的出现明显降低了人形机器人训练成本,使整个行业信心大增。二是技术进步加速为传统制造业投资提供新空间。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制造业用人成本上升,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生态环境保护标准提高、监督趋严等形势和要求增加了制造业企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需求,为数智技术、绿色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创造丰富的场景。一季度,全国制造业技改投资提高7.2%,比全部投资高出3.0个百分点。

  2025年5月1日,工人在安徽省淮北矿业集团一发电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忙碌。(万善朝摄/光明图片)

  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加快。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分别增长4.2%和11.1%,分别较去年同期提速1.3和26.6个百分点。1-3月,政府债券新增融资3.87万亿,比去年同期高出2.51万亿。积极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对基础设施投资提高形成有力支撑。一季度,包含电力等在内的广义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5%,分别较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加快2.7和2.3个百分点;狭义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较去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

  外资企业投资降幅收窄。一季度,港澳台企业和外资企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0.8%和-9.5%,前者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后者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0.9个百分点。稳外资工作取得成效。一季度,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下降10.8%,降幅较1-2月收窄9.6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东盟地区、欧盟地区、日韩对我国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庞大的国内市场、完备的产业配套、丰富的人力资本储备、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是我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核心优势。

  2025年4月10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烈山经济开发区内的一家5G 光通信激光器传感器封装及模块专业制造企业,工人在生产车间加工光器件产品。(冯树风摄/光明图片)

  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投资提高也面临较多堵点难点。特朗普大幅加征一定的关税政策冲击下,制造业外需放缓迹象明显,加剧制造业需求不振矛盾,影响制造业投资提高可持续性。地方政府自主投资提高受财力下降制约。房地产市场企稳复苏的基础依旧不牢固,房地产企业扩大投资依然谨慎。未来要一直优化稳投资政策工具实施,持续释放政策效能,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实现投资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一是以加力和优化“两新”政策实施为牵引稳定制造业产品需求,扩大支持的行业领域和商品范围,加大政策宣传,做好供需对接。多措并举帮扶受加征一定的关税冲击严重的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加快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支持企业抱团出海开拓新市场。二是加力实施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引导非公有制企业更好参与“两重”建设。三是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四是完善稳投资资金支持政策。完善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款项长效机制,整治恶意拖欠账款行为。加快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五是强化稳投资技术支撑。强化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共性研发技术投入,让技术进步成果惠及广大中小企业,扩大创新成果覆盖面。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实验室是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摇篮,但里边有不少危险而又昂贵的设备,可能对科研工作者人身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如何织密安全防护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可闭环生物回收的纤维素基介电薄膜,可提升电子器件的循环利用率,由此减少电子废弃物。

  日前,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团队与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团队合作,在可见光集成光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研制出一套新型可见光矢量光谱分析仪。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林木细胞遗传研究组近日提出了研究裸子植物生长停滞可塑性的独特模型。这一成果填补了人们对裸子植物发育可塑性认识的空白。

  8月6日,揽月月面着陆器着陆起飞综合验证试验在位于河北省怀来县的地外天体着陆试验场圆满完成,此次试验是我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器地外天体着陆起飞试验。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团队采用胶体量子点溶液作为增益介质,通过法布里-珀罗谐振腔耦合及双脉冲泵浦设计,开发出连续稳定工作10天以上、能量转化效率大于17%的量子点液体激光器。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的研究团队深入解析了中亚野猪种群在跨越欧亚大陆百万年的迁徙历程中适应环境的独特遗传密码,为理解大型哺乳动物怎么样应对环境变化提供了全新视角。

  无论是钢琴家指尖流淌出的动人旋律,还是外科医生在显微镜下的精准操作,甚至是母亲为孩子系鞋带时的温柔细致……

  月球,地球最亲密的邻居,它的“婴儿期”是怎样的?为破解这个谜题,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学研究院王水炯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李秋立研究员团队合作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

  长期以来,石油衍生塑料的污染问题,特别是微塑料对食物和水源的有害影响,一直困扰着人类。研究人员设计了利用恶臭假单胞菌等菌株,将二氧化碳、木质素和食物垃圾等废物转化为生物塑料的方法。

  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副教授林玉峰与合作者揭示了地球磁场发电机对地核流体黏度的不变性,并发现早期地球模型可产生与现今观测高度相似的地磁场结构和强度。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万建民表示,纹枯病是威胁全球水稻生产的重大病害,年均造成产量损失10%至30%。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影响,灾害性天气的突发性、极端性、不确定性愈加明显,特别是进入汛期,突破历史纪录和传统认知的灾害频繁发生。

  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日前联合发布《中国渔业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24)》,公布2024年中国渔业水域水质、沉积物、浮游生物等18项指标的生态环境监视测定情况。

  林炳亮:基孔肯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接触引发人际传播,也不会通过咳嗽、打喷嚏等传播。林炳亮: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一样,都是由伊蚊传播,因此防控措施也一样。基孔肯雅热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为主,并做好防蚊隔离。

  黄皮、龙宫果、嘉宝果、蛇皮果……不少爱吃水果的消费者发现,无论是在线下超市里,还是在线上购物软件里,市面上出售的新奇小众水果慢慢的变多了。泰国的榴莲、山竹都是很热门的水果,我们在泰国采购过程中发现,当地的榴莲果园里会混种一些龙宫果的树木。

  近30年来,程芳琴带领团队聚焦煤、电、冶等产业中产生的工业固废处理处置问题,致力于工业固废的低碳化、高值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通过“预处理活化—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的技术链条,让工业固废逐步从环境负担转化为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物理学家利用一种仅几千克重的装置从核反应堆中捕获了中微子,这种装置的重量比标准的中微子探测器小几个数量级。Scholberg的COHERENT探测器首次利用了一种名为相干散射的现象,即中微子与整个原子核发生“散射”,而不是与构成原子的粒子发生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