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宣汉:抢抓农时 万众“耕”新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18日电 (张平 符艳 王小刚)“过了惊蛰节,锄头歇不得”。储备农资、旋耕翻地、播种施肥……连日来,在达州宣汉的田间地头,处处都是春耕的火热场景。
2024年,宣汉粮食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宣汉县粮食播面达148.63万亩、产量61万吨,产量位居全省第7,荣获全市粮食生产优秀县一等奖。目前,宣汉春耕备耕进度如何?有哪些新变化?
3月17日,在宣汉县胡家镇锣鼓村工厂化育苗中心,一排排育苗盘摆放整齐,一株株幼苗青翠欲滴,长势旺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务工群众熟练地操作着各式各样的智能化设备,“智慧赋能”与务工群众的巧手交织。
“我们春季育苗200多万株,包含了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还有辣椒、蔬菜等经济作物。”锣鼓村工厂化育苗中心负责人向长伦表示,为保障春耕生产的有序开展,育苗基地开春就启动了育苗工作。他每天都要来大棚巡视,查看幼苗出苗、生长情况,观察棚内气温变化等。
跟随着锣鼓村工厂化育苗中心幼苗的脚步,记者来到了宣汉县粮油现代农业园双河基地,只见一车车玉米幼苗正被运送到田间,村民们扛着锄头早已等候多时。
“我们不仅有育苗中心,还有种植基地,今年我在玛瑙村流转了150余亩土地来种植玉米和水稻。”向长伦笑着说道,“工厂培育的玉米苗,不仅缓苗期短,而且产量更高,也更节省人工,提高效率。”
眼下正值水稻播种的最佳时节,在宣汉县粮油现代化农业园区明月基地里,当地村民不负农时,开展春育春播,进行集中育秧,为全年农业丰收开好头。
走进育秧现场,有的村民正手持锄头,细心地翻耕土地,将泥土整得细碎而平整;有的村民在播种,随着手臂挥舞,一粒粒金黄色的种子与泥土“相拥”,村民们相互配合,播种、覆土、拱棚、盖膜....。.一环扣一环,井然有序。
“一粒良种,万担好粮。种子对农民来说,意义重大!”宣汉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唐贵成说,“我们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海拔等方面,选取了玮两优8612、泰优2933两个新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它们在产量、抗性、品质等方面优势较强,如果今年示范种植效果好,我们就将进行大面积推广。”
“我们撒种子的时候,要来回撒,多撒几遍,才能让种子均匀地铺在泥土里……”在天生镇新芽村,农技人员正在向农民讲解旱育秧技术的核心要点,把“农技课堂”开进了田间地头。
“抓好春耕生产是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和基础!”宣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冲表示,今年来,宣汉始终坚持稳面积与提单产同时发力、增产量和提质效齐头并进,全力推进“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持续开展粮油高产攻关,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
目前,全县春耕生产有序推进,已整办苗床1.9万亩,翻耕冬闲田、地9.7万亩,完成玉米育苗5.2万亩。已出动技术骨干1000余人次,开展各类培训1200余场次,服务农户6万余人次。(完)
①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标注明确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标注明确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是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线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照法律来追究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四川昊通律师事务所。
- 上一篇: 人勤春早 永州冷水滩鲜食玉米移栽忙
- 下一篇: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店头镇建庄村:科研苗圃药飘香